2023年考研进入冲刺阶段,约百万考生可能弃考,放弃原因很现实

 2023-04-02 11:43:47  考研全程辅导    18
[摘要]

#头条创作挑战赛#教育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是相互依存的关系。教育发展,人们知识水平提升,推动社会进步;社会的进步,同时又要求学生们丰富知识储备,提升学历,以此来获得更好的工作。在本科学历水平趋于饱和的现状下,毕业生们面...



#头条创作挑战赛#

教育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是相互依存的关系。教育发展,人们知识水平提升,推动社会进步;社会的进步,同时又要求学生们丰富知识储备,提升学历,以此来获得更好的工作。

在本科学历水平趋于饱和的现状下,毕业生们面临的是就业方面所存在的困难和竞争,甚至有一些专业在扩招的影响下,适合学生们的就业岗位也相对减少,因此为了能够提升个人价值,学生们只能通过提升学历来增加自己的就业竞争力。

大学本科之后的学历就是研究生。以往只有在专业领域有深造想法的学生才会有读研究生的想法,但是现在,为了能够增加就业机会,一个班上一多半的学生会选择继续报考研究生。虽然升学的想法是积极的,但毕竟考研不是一场考试那么简单,不仅需要聪明的头脑,扎实的专业基础,还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能够坚持下来的恒心,约到临考阶段,越是考验学生们的心态。

2023年考研进入冲刺阶段,约百万考生可能弃考如今的考研是一年比一年卷,参加2022年研究生报考人数达到了470万人次,结果却只有150万人左右成为研究生,而2023年报考人数开篇便增长到了520万人左右,最终报考人数尚未确定。

这其中不乏有过往考研失利的学生前来参加二战和三战,如此一来,2023年的考研甚至可以被称之为“小高考”,在往届生和应届生的双重夹击下,不少中等生已经被卷的心态崩了。

目前距离考研已经剩下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对于很多考生来说,复习也进入到了冲刺阶段,而这一阶段也是最考验考生们耐力的时候。很多学生本来已经坚持了很长时间了,但是却在最后感觉到了考试和就业之相互碰撞的压力,从而选择了放弃。

还有一些身经百战的学生,在看到相关的考研人数的数据时,也感受到了自身年龄,实力的不足,渐渐放松了复习状态。所以在如此状态下,冲刺阶段便会有很多学生被挤出,或者说是自行推出了考研的战场,按照往年的数据推算,今年这样弃考的学生约不下百万。

学生弃考或是必然选择,其中原因很现实考研也是学生在人生关键的岔路口的一个抉择,考或者不考都是学生对自我当下现状的分析后所做出的的决定,而导致放弃的原因也值得了解。

从应届生的角度来看,正是因为还葆有“应届生”的身份,相对于升学来说,利用这一身份来获得一个相对稳定的工作尤为重要。在每年的公务员和事业编制招考中,应届生的身份会占有很大的优势,学生们如果能够把握住时机,获得体制内工作,考研的最终目的也就实现了。

所以在就业、考研二者之间取舍,大多数学生还是会先放弃考研,以把更多的时间用于考编和考公的备考中。

而对于往届生来说,其中一部分就是因为曾经复习了很久,但是为了给就业让步,所以放弃了,结果丢了西瓜又丢了芝麻,所以又走上了考研的道路。只不过到了最后关头还是会因为这两个原因而纠结,从而放弃了考研。

另一部分就是在考研、落榜中不断循环,从而一次又一次地失去信心,因此在大数据之下不得不认清现实,最终选择放弃,决定开始找工作。

考研和工作对于学生们来说确实是非常现实的两件事情,但在现在的状况下又是学生们不得不面对的状况,所以无论当下学生们怎样做出决定,都是最适合自己的选择。

考研需要付出时间,精力的代价,学生们在决定前还是要慎重考虑升学读研的确会给学生们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但是追求这样的机会也需要付出相应的代价。

在考研之前,学生们要面临的是用大量的时间来学习,复习,压力并不小。

如果不幸没考上的话,不仅是对信心的打击,也相当于努力付之东流。如果考上了,遇到了良师益友,学生们则会有光明的未来,可是如果有的老师并不热衷于做研究,学生将会承受更大的压力,或是白白给老师打工,或是因为没有研究称或而被“延毕”等等。

所以这些情况都要被学生们所考虑到,大学毕业以后,人生就是自己的了,每一步路都要深思熟虑,做好万全的计划,以备不时之需。

今日话题:就业和考研,大学生们应该如何取舍?

文中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2023新东方考研教育综合333全程班视频 返回列表

留言与评论(共有 18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