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传追梦人胥元喆大连外国语大学考研经验分享_个人_新传_青年

 2023-10-04 21:58:25  考研全程辅导    9
[摘要]

原标题:文传追梦人 | 胥元喆:大连外国语大学考研经验分享 wen chuan 文传追梦人 胥元喆 2018级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一班 中共预备党...





原标题:文传追梦人 | 胥元喆:大连外国语大学考研经验分享




wen chuan

文传追梦人





胥元喆

2018级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一班

中共预备党员

大连外国语大学中华文化国际传播专业

part.

01



获奖情况



2018-2019学年:

1.参与的“青年观察家”改革开放40周年寻访传习项目获评团中央“千校千项”最具好项目

2.获评校级社会实践优秀个人

3.获评青年企业家创新发展国际峰会(山东省)优秀志愿者

4.获评校级年度优秀共青团员

5.获得校级“我的青春我的团”青年微团课大赛二等奖

6.获评校级三好学生

7.作品获评院级“镜头日记”三等奖

2019-2020学年:

1.“遇见最美山青”准新生爱校荣校实践项目负责人,并获评优秀志愿者

2.获评校级普通话诵70华诞朗诵比赛一等奖

3.获评院级学生干部改革优秀挂职干事

4.获评校级优秀学生骨干

5.获评青年马克思主义培养工程优秀学员

6.微电影作品获评第三届“我心中的思政课”全国高校大学生微电影展示活动优秀奖

7.获评校三好学生

8.获评校级优秀共青团干部

2020-2021学年:

1.获评校级三好学生

2.获评校校级三等奖学金

3.获评“礼赞七十载·青春耀山青”建校70周年活动优秀个人

4.获评第二十二届(2021年度 )“希望之星”英语风采大会大学组山东省特等奖

2021-2022学年:

1.获评山东省优秀毕业生

2.获评校级优秀毕业生

part.

02

考研学习经验分享

首先先跟大家说一下我的情况,我一志愿考的北京一所211的新闻与传播专硕,遗憾复试被刷,最终调剂上岸大连外国语大学的中华文化国际传播学硕。一路心情可以说是跌宕起伏,每天都有种“站在悬崖的边,一脚踩空,就是万丈深渊”。但我庆幸的是跌倒后,拍拍土,又重新的站了起来。并且,全力以赴的去准备那些未知的考试。在这里,特别感谢备考过程中学院老师、导员、班主任和朋友们给我的 助,是你们,照亮了我那些 段黑暗的日子。



有人说,新传是卷王。在今年的考研中,的确新传再次刷新了专业最高分,比李普曼还离谱的复试线,清一色的390、400+,似乎都在预示着新传很难,很卷。但是,我想说,你如果真的热爱,不妨拼一拼,“卷”只是一个泛泛的说辞,找到自己的目标,坚持下去,结果其实不会很差。卷门的世界,需要的是一颗不被诱惑和干扰的心。如果你热爱新闻,那就大胆的选择。

下面,我从我的 专业课和公共课两个部分,来跟大家分享一下我个人的小小经验。

一、专业课

我初试专业课排名第二名,专业课334、440两门总成绩250分。由于我报考的院校对外不公布参考书,考纲也就只有孤零零的四个字“采、写、编、评”,再加上开始的比较晚,正式准备的时候已经到了暑假。听了几家机构的公开课,但一节课2个小时,我感觉很煎熬。于是,放弃了报班。



我在备考中一直遵循的原则就是“怎么考 怎么学”。那么具体该如何做呢?

第一,搜集经验贴,看书。

信息检索能力对于新传来讲,非常重要。如果有公布参考书的话,正常看书过知识点就ok。如果报考的学校没有公布参考书,我建议可以从师哥师姐的经验贴里总结,大概画个范围。然后,请开始看书。第一遍看书一定要看懂,没太有必要注重你的读书笔记或者框架图(这是我之前踩的第一个坑,后果就是九月份大家都在背书,我一个人孤单的翻开了《传播学教程》)。

第二,勾考试重点,背书。

这一块大家可以根据自己学校的考题开始画,但也要结合一些主流院校考点,比如人大、北大、清华、复旦等头部院校。可以通过这类学校的考题方向进一步的做一下积累和方向预测。背书的话,很惭愧,我没有放很多的时间在这部分,也没有好用的方法分享。因为我个人属于不太爱记忆的学生,去年我背诵的新闻史现在想起来也很折磨。为了能够在短时间内拿到更多的分,我开始转变学习方法,我只记忆关键词和阶段背景,按照出题的频率进行押题记忆(我当时是真的没有办法,时间不够了,大家能背多点还是早点背,尤其是中外新闻史)。由于很多新传的题目是没有固定答案的,再加上我的学校不考名词解释,只有简答和论述,所以在准备上我适当的降低了我投入背诵的时间,一般来讲,一天的背诵时间大概控制在2h。但这两个小时,是高效利用的。

第三,组建框架,答题。

我的答题大概9月份开始,我没有去报答题班,而是找了学校师姐批改作业。就我个人分析,论述题和实务题在新传考试中占比较大。我最开始疯狂的练简答,虽然也有提升,但是现在想想时间分配不太合理,应该多侧重论述部分。在这里,也想给大家避个雷,新传不要直接背答案,知识要学会,然后内化,思考,创新输出。不知道大家会不会对模板化的内容心存反感,但就我自己来讲,我觉得论述题老师其实更加看重“你的观点和论述逻辑”。如果都是千篇一律的内容,怎么拉开分数呢?所以我在答题中,一直都在想如何创新或者还有哪些新的观点可以说,我想这也是我最后专业课分不算很低的关键。

最后,想跟大家说一下,在考研路上,崩溃很正常,重要的是给自己时间去消化,解决问题。新传学到最后,你可能会有一种“看不到头”的感觉。我想说,这种情况太正常了!真的!新传的内容就是一直在不断变化,每个月都有新的热点,新的话题。出现这种情况,不要过于焦虑,发现热点,积累热点,可以做成案例素材论证观点,同时也可以做成一个热点专题,比如去年的《个保法》的出台就不仅可以当做案例积累,同时又可以把它归类到互联网治理的大专题下。

总结来讲,其实,新传专业课没有机构吹捧的那么难,“怎么考,怎么学”就好啦。

二、公共课学习

(一)英语

在分享经验之前,先跟大家说一下我个人的情况,以便于大家辩证吸收。我大一通过了英语四级考试,六级在考研前的那次考试才通过(并不是一次考过的)。研究生备考过程中参加了希望之星的英语演讲比赛拿到了省特等奖,个人成绩在省内排第二名,可以进国赛,但国赛时间定在暑假,比赛周长需要一个星期,再加上和六级考试重合,再三考虑之后还是放弃了。



在今年的考试中,我在北京考的英语分数是64分,因为考的是英语二,难度比较低,所以我的分数在北京几乎垫底(不是夸张,是现实)。新传我了解到的分数平均公共课都在70+左右,考70已经不是目标,可以说是底线。

我个人认为英语准备的排序是:阅读>作文>小三门。因为一直在准备英语相关的比赛和考试,所以单词记忆上我花的时间比较少。印象里,暑假我刷完高频词之后,就上手做真题了。

1.阅读部分:

最开始是从英语一开始做的,一开始做的很慢,而且错的也很多。最惨的一篇阅读只对了一个,但我没有“糊弄”过一篇阅读,每一篇都认真的反馈,分析错因和老师的出题角度。在今年的考试中,我提前半小时就完成了整张卷子,阅读部分只错了一个。所以我个人感觉分析老师的出题角度是提升阅读的做题正确率的好方法,也许花费的时间很长,但是值呀。到了9月,我就开始刷英二的卷子了,大概刷了三遍,每一遍刷的侧重点都不同。那种分析的很透彻的就没必要复刷,而是要刷错题,思考出题角度。

2.作文部分:

作文我是9月份左右开始的,因为我自己开始的比较晚再加上专业课任务很重,所以我的英语学习时间被一遍又一遍的压缩。如果可以,建议大家早点开始准备。作文我整理了自己的模板,然后找了之前留学的朋友 忙看了一下语法问题,着重积累了高分作文中短语和高级句型。考研作文其实我觉得跟新闻评论差不太多,根据某个现象发表你自己的观点,观点可以是原因,也可以是预测,然后论证就可以啦。建议大家灵活的选择,一定要思考,不建议上来就背范文。

3.小三门部分:

这个部分我放弃了完形填空,因为在短期内需要投入的时间与得分我个人感觉不能成正比。七选五很简单,就我个人分析,出题点在于概括和逻辑转折、顺承。看懂句子,找准逻辑选就ok。这个只适用于英语二哈,英语一我只刷了阅读,没刷七选五。翻译的话,英语二我个人感觉侧重于词汇,就历年真题来看,没有很多复杂的长难句,基本上是简单句的堆叠,好好准备拿高分没有太大的问题,要是单词不认识,估计就凉凉。

(二)政治

政治我今年在北京考的是69分,这个分数超出我预期了很多。我考完政治,一度觉得凉凉,单选、多选好多都不确定。

因为我在政治上的准备和投入相较于英语和专业课来讲,可以说是少的可怜,大概一天一个小时(别学我),这也让我在考试的时候,心里很虚。下面,我就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在准备过程中比较有用的材料和课程吧~



课程推荐 ! 真的超级棒!我的1000题只刷了一遍,是暑假刷的。随着9月专业课有大量的专业课热点整理,还要准备答题。我的政治学习放弃了一段时间,现在想想真的好后悔。我在十月重新开始学习,跟了 的技巧班和冲刺班,真的强烈推荐。 的上课方式和题都很好,我个人感觉更像出题人的角度,而且今年考题中 就押中了原题。

肖四、肖八我只做了选择,大题原本打算要背肖四,但是对于我来讲,大量的背诵对我来讲真的很难。于是,我开始拖延,大概到了考前一周,我开始疯狂记忆 的大题,还是主要记忆“关键词和思路”,大胆的押题,适当的减少记忆量。特别感谢婉琪在考前给我的突击辅导,真的超级有用!因为,我的记忆力真的不咋好。之前,有师弟师妹问我到底被肖四还是 ,我觉得选择谁不重要,重点在于你能学会哪个。

总结来说,不管咋学,学会就行。

part.

03

寄语



我想将我的备考经验总结为三个词送给师弟师妹们,希望能给你们带来一点 助。

一是 全力以赴,尽可能的把时间高效利用起来,问题尽量不要留到明天再解决,找到自己的节奏学习。

二是 积极思考,不知道大家会不会对模板化的复制品感到厌恶,我在备考中一直很看重我的答案是否能在一众试卷中脱颖而出(ps 虽然成功的次数很少)。我认为只有把知识内化输出,才能给阅卷老师创造惊喜。

三是 脚踏实地,坚持每日复盘,不用太关注别人,关注自己就好。

当你坚定的一步一个脚印向前走,考研其实在你心中的分量已经不再仅仅是一场考试,而是一次破釜沉舟,一次浴火重生。

越悲怆越嬉皮,越艰难越坚毅,或许确实很苦,但真的很酷。目标就在那里,总有一天我会抵达,而你,你们,也会。

供稿:学习部

编辑:王雨欣

责编:王雅玮

主编:李强

审核:梁志刚

文化传播学院·新媒体中心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捡漏机会!24考研首次招生的院校专业盘点安徽 考研集训营...(江苏考生捡漏有机会吗) 返回列表

留言与评论(共有 9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