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史考点【印象主义电影】历年考研真题、考点解析、名词解释...(印象系列是谁导演的)

 2024-05-06 22:13:57  考研全程辅导    10
[摘要]

历年真题 1?名词解释 2?简答题 答案解析 一、印象主义电影(名词解释) 印象主义电影是20年代法国电影工作者路易·德吕克及其友人创立的一个学派。这一学派从1917年—1928年贯穿了整个先锋派电影运动的始终,被人们...




历年真题
1?名词解释
2?简答题
答案解析
一、印象主义电影(名词解释)
印象主义电影是20年代法国电影工作者路易·德吕克及其友人创立的一个学派。这一学派从1917年—1928年贯穿了整个先锋派电影运动的始终,被人们称作是“第一个先锋派”。印象主义这个称谓来自于印象派绘画。印象派绘画重视光的变化效果,描绘转瞬即逝的直接感性印象。印象主义电影受其影响,不重视情节和故事在电影中的作用,重在创造氛围,追求的是新奇的摄影角度和优美的造型,强调的是在现实生活和大自然中发掘出的诗意和美。这一流派受意大利美学家卡努多理论的影响,宣称电影是一门堪与诗歌、绘画和音乐相媲美的独立的艺术。
二、印象主义电影美学特征(简答)
1、开掘题材,拓展电影心理叙事。选择适合描写人物心理活动的题材,充分揭示人物的意识状态,表现个人的情感纠葛而不是重大的社会事件。印象主义学派的影片在电影心理叙事上的发展,丰富了默片电影艺术的表现领域,为现代电影艺术对意识状态的表现开辟了道路。
2、 追求自然物象与人物心理和精神的对应。受印象主义绘画的影响,影片中人物、环境和剧情有机地联系起来,自然物象与人物的心理和精神的对应,以多含义的视象形式传达出不同的情绪气氛和潜在的思想活动。
3、 确立新的摄影技巧以求适应人物心理和精神的视觉表现。印象主义学派在摄影技巧上的新的突破主要表现在主观摄影、移动摄影和特技摄影三个方面。主观摄影:影片《黄金国》中“画家的视点”。移动摄影:冈斯在《拿破仑传》中将“轻便式”摄影机绑在一匹奔跑的马上拍摄追逐场景。特技摄影:软焦摄影、叠印、高速摄影、低速摄影、焦距发虚等特技手段。
4、 强调视觉节奏的表现与节奏性剪辑的重要性。电影评论家的幕西纳克在电《论电影节奏》一文中把节奏分为内部节奏和外部节奏,即镜头内部的节奏和镜头组接的节奏。他们对于视觉节奏的追求,最终使他们的影片在排斥文学性和戏剧性的同时而获得了造型性和音乐性,为电

影默片的表现形式创造了更为诗意的视觉效果。
印象主义代表人物及作品
阿贝尔·冈斯
法国电影导演、演员、诗人、作家和哲学家。早年研读了大量哲学著作。1911年前后,冈斯选择电影作为谋生之道,成为编剧和演员。是印象主义学派中最富创造性的导演。
第一次世界大战初期,冈斯以拍摄宣传片开始其导演生涯。成名作是1919年摄制的《车轮》,成功创造了加速蒙太奇手法,用以表现火车车轮风驰电掣的钢铁运动,造成了惊心动魄的视觉效果。
代表作品
《拿破仑》集中了最优秀的摄影师、美工师、演员和其他技术人员,创作周期4年,还变革了技术,对新光学镜头(比如75毫米望远镜头等)、多画框的画面,以及宽银幕的制式(三画幅银幕)等进行了有益的试验。
路易·德吕克
德吕克是法国电影艺术运动的真正领袖,作为印象主义电影学派的中心人物他首先对法国电影的现状提出挑战,路易?德吕克曾在自己创办的《电影》杂志首页上以标语形式呼吁“法国电影必须是真正的电影,法国电影必须是法国的电影”。他时常在论述中运用“印象主义”一词。德吕克为了实践自己的理论主张,从评论转向创作,他反对艺术电影改编舞台剧的道路,主张创作专门的电影剧本。要求电影工作者要在作品的题材和技巧上下功夫,寻找真正符合电影的题材和电影表现手段,他将此归结为“上镜头性”。“上镜头性”一词将电影与照相结合为一,旨在表达一种独特的、极其富于诗意的人和物的外观,这种外观只有运用电影的新艺术语言才能赋予。
代表作品
《西班牙的节日》以两个男人争夺一个女人为题材,成为印象主义学派最初的代表作品。
《流浪女》的结尾中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在天色渐暗的黄昏里,女主人公沿着一条漫长的道路向远方走去。相当典型地表现了这个时期印象派导演的创作特点,他们在自己的作品中追求景物的再现,在主观感受的基调上将人们习以为常的风景诗化。
谢尔曼?杜拉克
印象主义心理叙事的代表人物。谢尔曼-杜拉克为实现“纯电影”的美学主张,后期也从印象主义转向抽象主义,投身到实验短片的创作中去。她曾被肖邦的音乐所启发创作了《57号唱片》,被德彪西音乐所启发创作了《阿拉伯花市》。杜拉克认为电影和音乐是有共同点的,这些创作皆是“投射在银幕上的视觉交响乐”。
代表作品
拉克的《贝壳与僧侣》被看作是超现实主义的第一部电影作品。,影片描写了一个禁欲而性无能的牧师幻想着和一个先后扮作传教士、将军和监狱看守的情敌之间为争夺一个女孩儿的故事,然而,影片在以一系列的画面去揭示人物的心理状态时,却更多地突出了牧师的痛苦和悲哀,而缺少那个时代应有的幽默感,因此并没有引起人们的多大兴趣。







往左还是往右——汉语言文学考研方向选择(开门一般是往左还是往右) 返回列表

留言与评论(共有 10 条评论)